格鲁电竞新时代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成就
发布时间:2022-10-28 19:50:33

  我国教育学发展大致经历了教育学在中国、教育学中国化、中国教育学、中国特色教育学等阶段。教育学在中国,是简单移植和运用西方和苏联的教育学。教育学中国化是国外教育学理论的中国化改造。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进入了中国教育学的建设阶段。新世纪以来,又进入了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建设阶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中国教育学不仅推进中国教育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而且肩负起自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责任。这十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三大体系”上,目标更加明确,意识更加自觉,行动更加有力,发展更有成效。

  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正是由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学所肩负的社会期望也越来越高,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对教育学学科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家对教育学学科的经费投入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这十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共批准各类课题5175项,其中国家重大招标课题46项,国家重点课题117项。十年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批准504项,其中,教育学66项,占总数的13%。随着各类课题资助力度的提升,这十年,国家对教育学学科投入的经费比上一个十年有跨越式的增长。十年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显示(截止到2022年10月),CSSCI期刊共发表论文830703篇,其中教育学为73858篇,占发文总量的8.9%,总数位居第三位。十年间共评选了3次(第6—8届)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获奖数分别是58、73、118项,占评奖总数的8%左右。全国现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教育学“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个自主确定的“双一流建设学科”。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以及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教育学的教师队伍超过7万人,队伍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特征。教育学学科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进入了QS世界大学教育学排行榜。

  教育学学科群不断丰富完善。学科是按照学问和学术的性质划分的科学门类。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目前设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10个二级学科,一些学校还自主设置了教师教育学、初等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等方向的二级学科。新世纪以来,教育学学科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第一,教育学的子学科。随着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作为教育学的组成部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子学科,形成了教育原理、德育论、课程论、教学论、学习科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成为教育学的子学科。第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形成了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政治学、教育人口学、教育生态学、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元教育学,等等。第三,教育学的领域应用。教育学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应用,形成了学段教育学如幼儿教育学(儿童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领域教育学如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社区教育学)、网络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如数学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外语教育学,等等。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出现了计算教育学、大数据教育学、智慧教育学、工程教育学等新的学科。这十年,除了这些新的学科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传统学科也得以迅速发展。

  教育学的中国特色日益凸显。十年来,教育学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外延的扩大,而且在内涵上中国特色更加明显。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特别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思想内核,更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坚持教育学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相结合。教育学作为实践之学,必须直面中国教育、中国问题,以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建构中国理论,以中国理论解释和解决中国问题。教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都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学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时代的发展联系密切,在理论建构上,从外转向内,重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三,教育学科学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得以强化和凸显。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手段引入教育学研究,实证研究、循证研究快速发展,成为主流,提升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以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使不同的二级学科聚焦同一个问题展开主题式综合研究,教育学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不断加强。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重大教育实践问题和决策服务上的功能不断凸显。

  二、聚焦习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中国教育改革重大问题研究,丰富、发展中国教育学的学术体系

  教育学学术体系是教育学者开展教育学术研究活动,形成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性结构系统。学术体系以学术研究为支撑,以理论创新为根本。这十年,中国教育学努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一方面是深入学习和研究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2018年9月10日,习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之根本问题,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十年,教育学重点研究的问题有:立德树人及其系统化落实机制研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研究,发展素质教育研究,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治理体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国民教育过程的研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研究,新时代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研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家校社协同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需突破的重大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把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发挥教育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实践引领作用。不仅有助于中国教育学发展,而且为世界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

  教育学话语体系是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的言语表达系统。中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中国文化,植根于中国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线年,教育部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西方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思想史》《当代教育思潮评析》等5本教材列入“马工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初步成就。

  话语体系不只是“怎么说”的问题,背后是“说什么”的问题。话语体系建立在理论体系之上,理论体系决定着话语体系的言说方式。中国教育学因为长期以来缺少理论而成为西方理论的“搬运工”。新时代,构建中国教育学的话语体系,根本在于具有中国原创性的教育学理论,建构自主的教育学知识生产体系。

  中国原创性的教育学派和理论具有了初步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学从学科发展开始转向学派建构。学派不是学科,而是为了更好发展学科。新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学者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扎根于中国教育大地,直面中国教育问题,开展了持续的教育实验,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教育理论,有的已经逐步发展为中国教育学派,走向世界。这些原创性的教育理论或学派有: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裴娣娜的主体教育理论、朱永新的新教育理论、鲁洁的生活德育理论、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朱小蔓的情感教育理论,等等,这些原创性的理论或学派,都有着长达20多年的教育实验,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有着系统的理论建构和理论观点。作为民间实验,都颇具影响。有的已经转化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行动方案。它们为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样板。

  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力。长期以来,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还处在“有理说不出”阶段。2016年2月19日,习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要形成中国特色和新时代特色,能够为国际社会了解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而建构话语体系。同时,中国教育学应对世界普遍性的教育问题与人类公共教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中国解释,提出中国方案的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国际教育学术界展开讨论,提升中国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国际能见度、显示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教育学的国际话语权,贡献于人类社会,促进世界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格鲁电竞